原來Michael Jackson跟Paul McCartney有合作過!
Say Say Say
Say say say是McCartney在1984年的作品,出自"Pipes of Peace",而MV執導與Michael Jackson的"Beat It"是同一人,Bob Giralidi。
事實上,這首歌不是他們第一次合作,兩人第一次合作是在Michael Jackson賣座最好的"Thriller"裡的"The Girl Is Mine"。
而對於Michael的猝死,McCartney也表示Michael是個擁有溫和靈魂又天賦異秉的大男孩,他的音樂一定能永存人心,與Michael合作的時光對他來說是個快樂的回憶。
Michael也翻唱過The Beatles的Come Together~
Michael若沒有兩把刷子,怎能成為巨星?
說實在的,翻唱The Beatles經典歌曲的藝人比比皆是,但有些聽起來要不就是學了不像,要不就是唱了沒強烈風格。
但Michael的確把它唱得個性十足,不失原味。
雖然我個人還是最喜歡原唱版...
原唱LIVE版
說到come together這首歌,感覺有很多的巧合隨著這首張力十足的旋律跳躍而出。
首先,歌詞開頭Lennon唱出了"shoot me",與Lennon最後死於槍殺不謀而合。
再者,這首歌收錄在Abbey Road裡,這張專輯的封面可堪稱是經典畫面:
這封面之前還有一個不算小的插曲,就是"Paul Is Dead"的謠傳。
這個紅極一時的城市傳說也是因為有人認為Paul在很多The Beatles的歌曲中透露自己的死訊,而這個封面就被拿來大做文章。
The Beatles的Paul McCartney被一個在"Paul McCartney Look-Alike"的競賽中贏得冠軍的人取代,也因為如此所以這封面只有四人的側身,這樣一來Paul也只有遠看的身形而已。而圖片中的排列也有一種解釋方法,走在前端的Lennon穿著白色西裝,看起來像個傳教士,而後頭的Ringo Starr的黑西裝則像個抬棺者,最後的George Harrison的藍色牛仔裝,看起來像個挖墓者;而George前面的Paul 穿著西裝卻赤腳,象徵著肉體已歸塵土。
看來一個城市傳說能穿鑿附會成這般程度,我也實在佩服不已。如果沒有對The Beatles有相當程度的了解與著迷,我想這樣的傳說是很難有說服力的。或許這也是種Beatlemania的產物吧!
最後呢,或許不是巧合,而應該說是真實案件。
John Lennon的這首歌與Chuck Berry打了場官司。
由於Lennon的"Come Together"與Chuck Berry的"You Can't Catch Me"的一句歌詞過於雷同而上法庭。
原本是希望Lennon錄製三首歌作為賠償,但第三首在卻因Lennon意外身亡而無法發行,也因為如此Chuck Berry方獲得了賠償金6,795美元。
其實這首歌對國中時期聽到的我來說,真的是震撼力十足。
除了破除The Beatles輕快樂風的印像之外,他的歌詞也實在很有反叛力量。
He got hair down to his knee.
Got to be a joker he just do what he please.
One thing I can tell you is you got to be free.
Come together, right now, over me.
唱起來畫面十足,更棒的是,即便我們不是那個動亂年代的人,
卻也從歌詞中聽到了很多無奈。
尤其是歌詞中的"he",種種形象都讓人隱約嗅到強烈的反社會風格。
有時候想想,嗑藥不是件好事;但是嗑藥卻能創作出如此棒的作品,真讓人不勝唏噓,也不禁感嘆這世界上的所有矛盾...
翻唱者還有很多,最後再附個家喻戶曉的Hard Rock代表團之一-Aerosmith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