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慮了許久,不知道該寫寫這裡頭的音樂抑或是電影心得。
姑且,就讓我兩者參半吧!
曾經,愛是唯一(Once) 。
一部愛爾蘭電影,看的過程完全沉浸在迷人的音樂和景色和角色之中,
看完之後,彷彿自己...我絞盡了腦汁卻無法想出任何形容詞...
我只知道,我寧願再花好幾倍的時間重看這部電影也不願花時間想永遠不夠貼切的形容詞。
片中的對話十分簡樸,沒有灑狗血、沒有痛哭流涕、更不用說有任何一點情欲戲。
所有的一切都是如此的輕巧,像細砂糖一樣滲透進細胞裡。
故事結尾,Guy準備前往倫敦,沒有邊跑邊哭的到機場相擁畫面,
取而代之的是,Guy在Girl會出現的地方尋找熟悉的身影,卻四處撲空。
接著Guy到了機場,Girl家的樓下出現了一台夢寐以求的鋼琴。
不管是兩人的初識,或是兩人分開的結束,都是如此的平實卻細膩。
我想,一部好的電影,不需要花大把銀子去買場景、大卡司和票房,甚至是男女主角的名字。
(根據網路資料,本片是低成本的電影,花13萬歐元拍攝,票房回饋卻超過一千萬美元。)
男主角Guy、女主角Girl。不用刻意賦予主角名字,卻能讓人感受到最真實的真實。
彷彿影片中的男女主角都可以是你我。
或許你我,都有過這種曾經:曾經,你是我的唯一;曾經,愛是唯一。
而刻骨銘心的方式有很多,有愛得很深的刻骨銘心、有愛到迂迴曲折的刻骨銘心、有也愛不到卻傷害彼此的刻骨銘心。
對我來說,越不著痕跡的愛情就越是刻骨銘心。
就像這部片子裡的配樂,簡單的木吉他、鋼琴,配上男主唱刻骨銘心的嗓音和女主角韻味十足的呢喃,
初聽是如此的不著痕跡,但卻不著痕跡的刻在心底。
整部片除了對於愛情不落俗套的描寫之外,對於有夢想的音樂人來說這更是一部激勵人心的音樂電影。
接下來,是片子中最讓我有這種感觸的推薦曲三首:
1. When Your Mind's Made Up
2. If You Want Me
3. Falling Slowly (2008年奧斯卡最佳原創歌曲)
BTW, 戲裡的Guy是The Frames的主唱Glen Hansard,Girl則是捷克籍的彈唱藝人Markéta Irglová 。
兩人在片中是螢幕情侶,戲外更是一對才子佳人。
劇中的音樂幾乎都是兩人共同譜曲,不僅譜出繞人心弦的旋律,更譜出了最美麗的愛情。
(能找到一個靈魂伴侶,即便年齡差了將近一倍(男主角37歲,女主角18歲),也此生無憾吧!)
本片得獎輝煌記錄:
2008奧斯卡最佳原創電影歌曲
世界電影原聲帶大獎最佳原創歌曲入圍
日舞影展觀眾票選最佳影片
美國獨立精神獎最佳外語片
英國獨立精神獎最佳外語片提名
比利時國際音樂電影節青年評審團大獎
都柏林國際電影節觀眾票選最佳影片